/ u+ X$ m) D% Q“过去半年内,好未来不断地发现和挖掘关于教育理念的底层研究,跟专家学者探讨,在K12教育领域当中,什么样的教育是应对未来的教育?”0 t) l9 i% X; j) g0 W% O t; u
+ j3 [6 ]7 F- K来自大样本的调查发现,支撑一个学生学习的效果,共有3个重要支点,分别是:学习动力、学习环境、学习能力。“无论什么样的学生,他如果最后要取得一个好的学习效果,基本上是和这三个核心的支点相关的——他内心想不想学,有没有兴趣;外部的环境能不能让他学;他具备不具备学习的能力。”1 e) n' x0 @2 } |
( ^( N2 c0 _! K9 g g1 v& T
在白云峰看来,学习的效果由“学习动力”、“学习环境”、“学习能力”三个方面决定,兴趣是激发孩子创造力最好的导师,环境是孩子健康成长的重要保障,而能力需要在兴趣和环境的基础上进行引导和构建。 % T4 R* J9 W0 d/ S2 X$ s ; q6 a/ ?! U* b1 }( H; r/ i5 b围绕备受关注的核心素养,他提出了未来学生需要培养的六大关键能力:阅读能力、沟通能力、探索能力、抽象性思维、创造性思维和思辨性思维。培养学生“受益一生的能力”,正是好未来的教育目标和方向。 : c- H. a) s [0 I' E9 k/ M: A E“学而思的每一个老师,都要有内心的标准”, c2 E: K' t6 M7 h' a" {7 H
事实上,对更好的教育的需求,很大程度上就是对优秀老师的需求。作为一位在教育行业打拼15年的老兵,在昨天的论坛上,白云峰分享了自己的成长故事,摒弃光鲜的包装,说得真实而恳切: / }6 h' w6 _' u* x( _ / F z3 K" f# A2 u- K2 X, [
“时间拉回到10年前,那个时候好未来的几个创始人还在一线讲课。我印象特别清晰,那段时间可能是我过去15年成长过程当中,我自身觉得是自我成长最快乐的时光。” ! p8 r; N, t g! p2 t 7 O/ |7 s* S% }3 D# R白云峰说,在那个时候,他们几个创始人都在一线讲课。为了能够抽出时间来做后台教学和研发的东西,他当时在一线代课带了5个班。然而,随着班上同学的口口相传,很多家长打电话,甚至破门而入,希望他能再开一个班。结果,他一周带了9个班。 ; G2 k5 l' N1 r8 I2 V ~ $ O' @3 @7 B% M! J' n' a5 N“9个班意味着什么?我们一个班是三个小时,基本上我们除了白天工作的时间之外,平时加晚上、周末全部占满。”7 y8 g! ?/ @+ L; g" B& |
+ h# G) ]1 V. ?9 O
尽管在带学生的过程中,内心拥有十足的愉悦和成就感,但每到周日晚上上完9个班的课时,白云峰陷入深深的心力交瘁,“周一到周二我是要躺两天的,直到周三上午的11点左右我才能开口说话。27小时的直立,并且高强度上课的这种互动,给我们的身体带来了极大的影响和损伤。” ; }2 q+ l8 L# X7 C: y% ]6 P2 F7 w 9 G7 ~# L! I) ^. V他还回忆起2002年全国著名数学特级教师孙维刚去世的事情,孙老师曾在北京一所普通中学的一个班级里培养出22位清华北大的学生,创造K12领域的教育奇迹。但遗憾的是,孙老师2002年因患癌症医治无效逝世。% I3 X7 j4 U1 |5 L5 r$ B1 u
* f3 Q) c0 B6 w. C- Z( f! \
“这件事情深深的影响了我。”白云峰坦言,当时他在想,讲完了这9个班,讲完了一个学期后,自己能支撑多少时间?每周周而复始,为了满足学生和家长的需求,身体已经达到非常疲惫的状态。9 @9 J( C; s: J. ` X2 y; V
8 f% d8 z( b B) q
因此,学而思投入了大量精力放在教师资源的选拔上,但始终不变的是严格的标准和要求。“我想说,学而思、好未来的每一个老师,在讲课的过程中,都应该有我们内心所谓的标准。”白云峰如是说道。3 w+ R2 S$ ~' G2 t
) O, }. P' V9 ?. K0 ~ ?据透露,仅过去一年,好未来就招了数千名新老师,主要面向“985”、“211”高校所有适合讲课的优秀大学毕业生,录取率不到7%。 5 B' i- _/ f1 S2 t黑科技的“正名”之道; ?0 d% }6 `) k& @$ h
如果学而思招收更多的学生,就必须发现、配备和培养更多的老师,而且新老师必须达到学而思所要求的“最低标准”。6 I, W" k& S# d" }9 ~4 N7 b1 c1 H# u
# r0 {6 q3 U' P1 G0 }而师资力量的供不应求,在过去十年间并没有得到根本性的缓解,但今天他们终于看到了用黑科技“正名”的希望。0 k: G- a, d' e* ]
% L5 t$ z o+ R3 W: `# ]2 ~ r j让白云峰他们看到希望的,并非这些年火爆的“互联网+教育”——“互联网+教育并没有改变教育的本质,无非是进行了所谓的资源远程输送,没有放大优秀教育,解决稀缺教育资源问题,”而是近年来新兴的黑科技——人工智能(AI)。, ~, s8 _1 A! D% f- _- I
0 D9 q5 a) M: \8 o按照白云峰的说法,人工智能已经具有很高的行业成熟度,而教育场景的“容错性”和教育数据的“可控性”,让“AI+教育”天然离教育更近。未来人工智能可大幅提升老师的工作效率,重新定义人和机器的分工职责,从而可以释放出更多优秀教师,有更多机会去满足家长和学生的需求,从而真正破解因为师资痛点造成的“饥饿营销”假象。% c7 b z' g; 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