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更好的、应对未来的教育3 y i/ y! R2 Z! r
“更好的教育到底是什么?”这是无数家长和教育者关心的问题,当然也是白云峰琢磨了很长时间的问题。 $ I; W: b6 Y1 V2 Y6 T% |" J* U ' U A& Q8 E' ^9 P2 G: m4 f9 ^
在昨天的分享中,这位15年前便进入培训行业的老兵披露了好未来最近基于学生大样本数据调查所得到的一个重要发现。6 U0 Q4 H. D o
1 h" [! x& g# L“过去半年内,好未来不断地发现和挖掘关于教育理念的底层研究,跟专家学者探讨,在K12教育领域当中,什么样的教育是应对未来的教育?” ' ~+ L# y7 t m: K0 R3 n 2 L E: Y8 [- w7 }' {来自大样本的调查发现,支撑一个学生学习的效果,共有3个重要支点,分别是:学习动力、学习环境、学习能力。“无论什么样的学生,他如果最后要取得一个好的学习效果,基本上是和这三个核心的支点相关的——他内心想不想学,有没有兴趣;外部的环境能不能让他学;他具备不具备学习的能力。” 4 `4 {* J x& k Z: R. o C! ^ $ M- Z1 |4 E/ c在白云峰看来,学习的效果由“学习动力”、“学习环境”、“学习能力”三个方面决定,兴趣是激发孩子创造力最好的导师,环境是孩子健康成长的重要保障,而能力需要在兴趣和环境的基础上进行引导和构建。* [; M2 X7 C! b4 }
( ^5 r, S) c/ _) p9 L围绕备受关注的核心素养,他提出了未来学生需要培养的六大关键能力:阅读能力、沟通能力、探索能力、抽象性思维、创造性思维和思辨性思维。培养学生“受益一生的能力”,正是好未来的教育目标和方向。 3 ^# F5 n! l5 k5 _! e& c4 ?“学而思的每一个老师,都要有内心的标准”! i1 @3 f9 r' }+ ^, {8 c
事实上,对更好的教育的需求,很大程度上就是对优秀老师的需求。作为一位在教育行业打拼15年的老兵,在昨天的论坛上,白云峰分享了自己的成长故事,摒弃光鲜的包装,说得真实而恳切: & d; I4 v" V$ y/ F) f2 s0 ?7 K C# k q% p# U. d& d/ T
“时间拉回到10年前,那个时候好未来的几个创始人还在一线讲课。我印象特别清晰,那段时间可能是我过去15年成长过程当中,我自身觉得是自我成长最快乐的时光。” 8 v* l1 N3 v! Z" R5 [ * _; F! q0 B4 R. `: O( N( Q白云峰说,在那个时候,他们几个创始人都在一线讲课。为了能够抽出时间来做后台教学和研发的东西,他当时在一线代课带了5个班。然而,随着班上同学的口口相传,很多家长打电话,甚至破门而入,希望他能再开一个班。结果,他一周带了9个班。 5 l! d$ w8 o' i" r' E5 W % S- f! u. U8 m& b$ T“9个班意味着什么?我们一个班是三个小时,基本上我们除了白天工作的时间之外,平时加晚上、周末全部占满。” ; A% B* [' i' R/ z: U/ r 9 I& ~4 k% D3 w. b w+ _( P" j
尽管在带学生的过程中,内心拥有十足的愉悦和成就感,但每到周日晚上上完9个班的课时,白云峰陷入深深的心力交瘁,“周一到周二我是要躺两天的,直到周三上午的11点左右我才能开口说话。27小时的直立,并且高强度上课的这种互动,给我们的身体带来了极大的影响和损伤。”: G: B! a/ y; ~3 x
& n% M) t$ }: Q/ m9 w3 V& X! T. A8 h
他还回忆起2002年全国著名数学特级教师孙维刚去世的事情,孙老师曾在北京一所普通中学的一个班级里培养出22位清华北大的学生,创造K12领域的教育奇迹。但遗憾的是,孙老师2002年因患癌症医治无效逝世。4 v) i! T) B) Q5 [( t. B